查看原文
其他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古风犹在,遗韵难寻

2015-12-31 央广新闻


中国戏曲,流传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从宫廷到文苑,从市井到乡村,戏曲曾全面覆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如今,许多戏曲品种日渐衰微。乡曲乡情如何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今天为您推出第四篇《古风犹在,遗韵难寻》。




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剧照


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顺着流水,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


这歌声已经成为一份遗产、一则神话、一种符号,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刘三姐”最初是出自广西的传统戏曲彩调。70多岁的黄婉秋是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


黄婉秋:我觉得没有彩调的话,怎么拍刘三姐,虽然也加了很多歌,民歌,在彩调的基础上,把刘三姐发展起来,彩调功不可没。



黄婉秋(中)与记者(左)、录音师合影


进入多元化的艺术时代,曾经繁华的广西彩调面临各自困境,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彩调的存在,彩调演出,古风犹在,遗韵难寻。


记者:你熟悉彩调吗?


观众:不熟悉


观众:彩调我不太懂


记者:你们从哪儿来?


观众:我们就是本地的。


记者:那你们知道广西刘三姐是出自于广西什么戏曲吗?


观众男:不知道。


观众女:山歌?


起源于广西农村的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流传甚广,名称不一。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 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的彩调剧“刘三姐”扩大了这一剧种的影响。说起彩调的辉煌,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团团长龙杰峰激动不已:


龙杰峰:彩调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全国24个省市巡回演出,连演唱两百场,历时2年,这个在中国戏剧史上是没有过的。



记者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团原团长龙杰峰(右)


这是广西第一代彩调剧“刘三姐”傅锦华的歌声,她在彩调经典剧目《龙女与汉鹏》、《王三打鸟》里塑造的艺术形象,至今让人难忘。同样,傅锦华为电影刘三姐的精彩配唱,美如天籁的歌声依然传唱至今。


2006年5月,彩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时两三百年的彩调,在新的时期面临经费拮据、人才流失等尴尬局面。老团长龙杰峰痛心地告诉我们:


龙杰峰:现在演员在流失,说起来都想流眼泪。院校挂钩去招生,没人考。为什么这么多演员走,待遇低,又累,好多人都不愿意干。年轻人不喜欢,继承的人也越来越少,剧场也越来越少,改电影院,改卡拉OK厅,地区的萎缩荒漠,人员的萎缩荒漠,观众的萎缩荒漠,它(彩调)就成为了非遗了。


一部彩调剧,一曲刘三姐,凝聚了几代彩调人的心血。2003年,导演张艺谋把刘三姐搬上了大自然的舞台,《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公演。


山峰隐现、水镜倒影,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得令人窒息的“印象”画面:看到了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包容性,“刘三姐”为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又平添了一分静谧。


彩调刘三姐有个傅锦华,电影刘三姐走出了黄婉秋,印象刘三姐同样给观众们带来了新一代的刘三姐王予嘉。


王予嘉:我感恩。我在《印象·刘三姐》所有的表演技术、舞蹈身段都是彩调的老前辈给予我的宝贵的遗产。我们要继承的是傅锦华老师他们这一代老艺人留下来的彩调独特的韵味。



王予嘉(左)和记者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一路采访下来,我们听到太多戏曲人、彩调人的心声,他们的心愿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的戏种、把彩调传承传唱下去。



记者(右一)采访戏校学员


学生:17岁了。


记者:学什么?


学生:彩调。


记者:学多久啦?


学生:四年半了。


周校长:戏曲专业讲究衣钵真传,如果没有学校的戏曲专业坚持,专业剧团已经人才断档啦。

王予嘉:我希望现代的人们唤醒之前的记忆,不要把非物质文化丢掉,让我们挖掘它的美,欣赏它的美,感受它的美。



彩调学员们在表演

记者手记·我和“彩调“有个约会
董高颉


刚听到“中国之声”播出的节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方言季”时,我的眼前一亮,心里还想要是音乐和戏曲文艺类节目也能做这种形式的节目就好了。没想到,台里的任务是说时迟那时快啊,我很快就接到策划《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节目的任务。


“彩调”是我非常熟悉的戏种,因为从小我就是在这个戏曲音乐的氛围中长大,所以说:我和彩调有个约定。时间紧任务重,要把彩调系统化、专业化,用广播的形式呈现出来这还是头一遭。经过策划联系,我决定回到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广西南宁、桂林等地采访。



小彩调演员在化妆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一路采访下来,我们听到太多戏曲人,彩调人的心声,他们的心愿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的戏种、把彩调传承传唱下去。”以上是我节目稿里的一段文字,因为节目时间和内容需要,太多太多的人物采访没有用上,也许这就是广播的遗憾吧。中央台广西记者站的同仁们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记者邓君洋在我采访前和我多次商量、切磋,联系相关的人员,记者站的加入也让我感觉到“家”的温暖。


采访的过程中仿佛也是充满了戏剧色彩,当我们到达“桂林市戏剧院”正在采访他们的院长周子喻时,总有消防车呼啸而过,一问才知道剧院的练功房着火了,我们正在采访的周院长家里也被火情殃及,但是他却告诉我们一个戏言:“你们中央新闻机构开始关注我们地方戏曲,国家又大力扶持,看来我们戏曲要火啦。”如此乐观,这大概是因为彩调是快乐剧种的缘由吧。



录音师正在采录


2006年5月,彩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时两三百年的彩调,它经历了多少风雨,走过了多少山山水水,只有彩调人才知道。但是,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听到他们告诉我他们的苦衷,唯一的苦就是说到彩调的兴衰时,他们的担忧和传承的艰难。他们的乐观深深的影响着我,节目的“泪点”也就这样被淹没了。采访过后,我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彩调”是广西的戏曲,很多人知道“刘三姐”,却不知道彩调。广西采访一路走过来,才明白自己从小就是生活在彩调窝里。父母从前的同事,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如今都已年近花甲,他们分别成为了“彩调”的非遗传承人,他们的学生又将成为下一代的彩调人。


节目中无论是老一辈刘三姐,还是新一代的刘三姐,他们都提到“感恩”。我在这也感恩一下我们这个团队,技术制作、录音的同仁初熙,主播苏扬老师,还有来自不同节目组的编辑,是大家的每一部精品呈现,才鞭策着后面的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让我们在压力中进步。特别感谢最幕后的新媒体编辑们,感谢为我们操“碎“心的中心领导。感恩,愿我们大家还有机会在电波中有一个美丽的约会。


大家都在看↓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谁还在唱二人台?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寻一段诗意生活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孤独的乾旦

记者:董高颉、邓君洋

播音:苏扬

录音、制作:初煕

本期编辑:王晶晶、董高颉、刘辰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